Logo图片

战后年代刨刀产业发展 I

听说...当时会做刨刀的都赚翻了~~~ 

战后,百废待举。
农业社会的复建工程,除了需要大量人力之外,还需要大量锯、凿、刨、锤、刀等工具,当时工具生产成了炙手可热的行业。
  •  

刨刀产业蓬勃期~
战后年代:
台湾历经战争洗礼,街屋断垣残壁,百废待举。
日治时期,虽然日人积极建设台湾,也引进新式机械取代人力,但是当时尚未普及就爆发战争,所以台湾战后的复建过程,还是以人力为主,相对手作工具需求大增。
战争造成物资匮乏,在上一篇「日治时期刨刀产业发展」中提到,日治时期末,日方为了掌控物资(铁材),所以将刨刀产业与打铁业强力介入统治管理(西元1944年)。不到两年的时间,战争结束了,一切归零,原本稳定发展的刨刀产业,从头来过。
人,只要活着都有机会,拥有一技之长,不管到哪里都能生存。
日治时期,小小的鹿港地区,台面上刨刀工厂已有五家,台面下以个人工作室进行制作则没有统计数字。因为刨刀制作的工资高出一般技术,所以日治时期中、后期投入刨刀产业的人员逐渐增多。然而僧多粥少,刨刀制作技术人员逐渐饱和,有些刨刀师傅在日治时期末期,便开始往鹿港地区以外的地方探路,谋求生计。 (注一)
战争结束后(西元1945年),台湾投入复建工程,木工部分需要刨、凿、锯、刀...等各类型工具的注入。刨刀工厂纷纷重拾工具,上生产线打造刨刀,供应市场需求。
经过战争摧残,刨刀产业重新洗牌,「协德」因两个儿子在战争期间双亡,战后回到鹿港,不再从事刨刀生产,只有单纯贩售五金工具。 「清记」,则没有任何讯息。 「启记」(陈杏仁)、「庆益」(吴庆棋)除了一样生产刨刀外,战后又增加打铁炉具,增加打铁作业,自行生产刀具,除了供应本身需求的刨刀刃,也生产凿刀、铁锤。 「日兴」三位合伙人,战后许方迁往台南开设「南方工具店」,郑平前往台北开设「福兴工具店」,原本鹿港「日兴」由许克继续经营。
在战后复建时期,大家拿起「家私」,重建家园。
战争过后,没有工具怎幺办?
去打铁铺订购,去刨刀厂、工具店购买!
总之,想办法拿到工具,有工具才有工作机会,有工作机会才能谋得生计。
老司回忆:「启记」生产的刨刀制工严谨,许多木工师傅,为了购得当天生产完成的工具,早早就到刨刀工厂外面排队等待,当刨刀完工后,大家蜂拥而上抢成一团(管你什幺排队、先来后到,先抢到再说,这是明天的生计啊~),还有人为了争夺刨刀大打出手~.~(战况够激烈吧!)
刨刀师傅通常早上天一亮就到工厂开始工作,下午完成当天制作的工具。那个年代,没有机械辅助,从一长条木料裁切开始,刨除粗糙表面、修光、画线、凿膛口、修膛口、合刀刃到刨刀完成,完全手工制作。
由于刨刀需求量大,而且成立刨刀工厂门槛不高,许多刨刀师傅学成之后,在自家成立小型工厂,替不同工厂代工生产(可不受时间及工作量限制)。资金雄厚者,不只生产刨刀,也生产锯、凿、雕、锤、刀、墨斗,一般五金工具店需求的商品,都有生产(注二)。此时期刨刀生产型态,除了原本已具规模的专业刨刀生产工厂外,也出现小型代工工厂,刨刀师傅的个人工作室,或大型复合式工具生产工厂。
从刨刀产业发展至战后年代初期,历经数十年之久,培育许多专业制刨匠师。后期,在鹿港当地的刨刀工厂工作收入有限,又台湾各地木工师傅对刨刀需求量大,许多学艺有成的刨刀匠师,遂往鹿港以外地区发展。这些刨刀师傅投石问路,到台湾各地开设工具店,没想到当地木工师傅对刨刀需求若渴,也经常发生抢购刨刀的盛况(注三)。
到外地创业成功的消息传回,其他刨刀师傅也纷纷到外地寻求机会,足迹遍布台湾各地,基隆、台北、桃园、中坜、新竹、台中、斗六、嘉义、台南、高雄、屏东,后期花莲、台东也都有鹿港人前往设立工具店。
这些刨刀前辈在外地赚了钱,也没忘记提携后进,他们回到鹿港,提供新生代手艺优良的刨刀师傅到外地工作机会。获得到外地工作机会的刨刀师傅,象征技术超越同侪,而且到外地工作的工资优于在鹿港当地工厂。有些被聘请到外地工作的刨刀师傅,后来也在当地落脚,形成目前尚在营业的工具店,几乎都与鹿港有人脉或地缘关系。 (注四)
战后复建时期,是刨刀产业的全盛时期。
当台湾逐渐从农业社会转为工业社会,台湾经济起飞,工作机会增多,刨刀制作技术不再像日治时期般神秘,进入刨刀工厂学习刨刀制作不再签保密合约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注一    建成家族大哥,当时与朋友合伙一起租屋生产刨刀,但是当时鹿港刨刀生产已经趋近饱和。阿斌师傅回忆:建成家族大哥,听说台北后火车站一带(建成圆环),每天早上聚集要上工的人,可以到台北探试市场。于是和朋友两人用扁担挑着两篮的刨刀,到台北寻求销售机会。
注二    生产多样化工具,提高市场品牌占有率。启记二代老板娘回忆,战后时期,除了生产刨刀外,还增设火炉,打造刨刀刃、凿刀、铁锤、刀具,也有土木建筑使用的「抹刀」(镘刀)。后来,刨刀市场需求逐渐饱和时,「抹刀」(镘刀)却成了他们生产的主力。
注三   建成家族大哥,后来在建成区租下店铺,正式在台北开业,并以「建成区」的「建成」作为店名。除了自己在店铺制作刨刀外,也由鹿港的工厂量产,然后配送到台北。刚开始都会预告鹿港寄货时间,每次木工师傅知道到货时间,都会早早就在门口等待,货物一到,刚拆封就抢成一团,常常为了抢购刨刀大打出手。
注四   鹿港司 瑞华师傅当兵回鹿港后,也到过嘉义日盛、台南建成、高雄永发、台北国兴、屏东日盛(依时间顺序排列)等地当过驻店师傅。鹿港司 瑞华师傅在台湾各地与鹿港来来去去十几载,在四十岁那年成立属于自己的刨刀工厂,名为⟨大仁工具行⟩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访谈鹿港启记、建成家族、及台中藤源家族,日治时期的生产刨刀只够温饱。
在战争结束后,因需要大量手工具投入复健工程,所以在短时间内赚到几桶金。
但是当农业社会转型进入工业社会时期,六O年代进入工业经济社会之后,刨刀产业受到冲击,同业开始恶性竞争。
之后,刨刀产业逐渐走向衰退。

战后年代刨刀产业发展 I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