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圖片

編輯鉋書的初衷

台灣鉋領域從未有學者編寫專書,這輩子從沒想過我會成為書籍的作者,也從沒想過自己有這個能力。

 

為台灣鉋出版專書的想法,是為完成父親一生的心願。

  •  

出版台灣鉋專書,是父親一生的心願。

 

當年(2011年),父親因年邁又受重病纏身,加上製鉋師傅也年邁,第二代又無意願接手工廠,於是父親透過我對外宣布工廠將結束運作。消息發布後,長期使用父親工廠生產的鉋刀的木工學校、木工班紛紛關切。也是在那個時間點,才知道父親這一生的宿願~希望能為台灣鉋留下文字、圖片記錄,出版專書是為台灣鉋留下記錄最直接的方法。

 

當時,想過許多方法,透過政府文化部門、透過學術單位是我認為最可行的方案。可惜,鉋刀在台灣一直是被忽略的木工區塊,少有人重視鉋刀這項專業。雖然一直被忽視,但是我相信也堅信台灣鉋書一定會問世,無論如何也要排除萬難實現父親心願。

 

因為抱持一定要為父親出版鉋書的信念,所以開始積極蒐整關於鉋的各面向資料。製鉋工廠最大的優勢便是鉋知識的本源,即使當時對鉋刀只是一知半解,趁著每天工作空隙,拍攝師傅製鉋、整修鉋畫面,也趁著拍攝過程向師傅討教一些技巧。

當下我完全沒有想過最後出版鉋書的作者是自己,因為我明白這些畫面將不復存在,所以先拍下畫面,日後可提供出版單位作為參考資料。

當時一邊記錄台灣鉋技法,一邊尋找願意為台灣鉋出版刊物的機構。很遺憾,幾年蒐羅資料,父親終究等不到我尋得願意出版鉋書的單位便撒手人寰。

 

出版書籍面臨最現實的問題就是銷售量,台灣木工已經轉為機械化木工,手工木鉋是少數木工師傅會使用的工具,而且十幾年前的台灣社會對於傳統工藝並不重視,尤其是木工領域中的刨具,只有老師傅才懂木鉋。

我曾從事出版工作,了解出版一本書從編輯、製版、印刷到銷售的流程及費用。如果沒有銷量,那麼那本書便是虧本貨,除了公部門,沒有哪家出版社願意做這虧本生意。

 

父親過世之前,看到父親油盡燈枯的模樣,心中明白這些年父親是用意志力在支撐,如果再不進行出版鉋書這件事,怕父親等不到.....

父親在世時終究未能如願,在父親治喪期間,我向父親許諾,一定完成他的宿願,出版台灣鉋書籍。讓曾經只有”自己人“才能一探機密的台灣鉋製作、整鉋技術技巧公諸於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