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圖片

日治時期鉋刀產業發展

誰開創台灣鉋產業之路? 

台灣鉋產業歷史發展,上演同業你爭我奪的競爭,但又有著家族間互相提攜的溫馨,艱困的時代呈現台灣先民的艱辛故事。
  •  

鹿港第一家鉋刀工廠成立

許水旺,鹿港北頭人(註一),漁家子弟。有一年,許水旺在海邊捕獲大量紅蟳,賣掉後獲得一筆可觀的金額。

討海的日子必須碰運氣,而且必須與海搏鬥,有了這一大筆錢,許水旺想扭轉自己的人生。於是拿這筆錢成立「協德金物店」,經營五金生意。(註二)

初期,以銷售五金為主,也引進少量日式鉋刀銷售。但是昂貴的日式鉋刀,並不是每個木工師傅都能買得起。後來,許水旺請製作鉋刀技藝精湛的家具木工師傅—「狗屎傑」,製作「線鉋刀」。線鉋刀推出後,廣獲好評,需求者眾。

此時期約日治時期初期,時值歐洲第二次工業革命,工廠量產概念傳入,於是許水旺成立「協德工場」,開始量產鉋刀。刀刃則委託「清記」鐵工部打造需求式樣,這個時期開始有五金工具店家供應本土鉋刀製品。

以前木工師傅自製鉋刀,刀刃依中國鉋刀式樣製作,鋼面朝下,使用木片壓緊刀刃避免鬆脫,這樣的工法,刨削木材光面效果不好。「協德」一開始便以仿日式鉋刀為主生產樣式,刀刃鋼面朝上,上面使用壓鐵壓緊刀刃,不僅可以刨出木料光面效果,而且可以克逆紋。那個時期,台灣鉋刀形式逐漸改變為日式工法,將刀刃鋼面朝上,刀刃上方安裝壓鐵。

小松豐  鹿港街圖,西元1930(由黃彥霖提供)  

小松豐  鹿港街圖,西元1930年(由黃彥霖提供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鹿港街_大日本職業別明細圖  小松豐  西元1930年(由黃彥霖提供)


當時,「協德」鉋刀刀刃是由「清記」鐵工部打造供應,後來「清記」與「協德」老闆產生嫌隙,之後「清記」跟進,自行生產鉋刀工具,與「協德」分庭抗衡(註三)。

「清記」老闆:李清,是鹿港第二家專業供應鉋刀的工廠,和「協德」老闆一樣不會製作鉋刀,也是聘請製作家具的師傅專門製作生產鉋刀。

  
小松豐  鹿港街圖,西元1930年(由黃彥霖提供)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大日本職業別明細圖  小松豐  西元1930年(由黃彥霖提供)

 


紅框:協德商店、協德工廠    
黃框:鹿港第一市場     
綠框:清記金物部、清記鐵工部、清記木工部


由上述資料判斷,「協德」和「清記」在西元1930年(民國19年)以前,已經設立工廠。(註四)
 

第三家鉋刀工廠為「啟記」,創始人陳杏仁,番婆庄人,師承「協德」。陳杏仁因體型寬胖,業界都稱他為「大箍啟」。

陳杏仁剛開始學習家具木工,後來經由親戚安排進入「協德」學習鉋刀製作。「出司」幾年後,先賃屋在住處生產製作鉋刀(並未成立工廠或店鋪),然後用扁擔挑出,在鹿港各地招攬生意販賣,一直到生意穩定才設立工廠,聘請師傅並收授學徒。(註五)

在那個年代,為了生計,年輕人都希望能擁有一技之長,進而開業營生創業,擺脫貧窮。和陳杏仁同時在「協德」工作的鉋刀師傅—吳慶棋,繼陳杏仁自行創業之後,也在街尾成立「慶益」鉋刀工廠,成為鹿港第四家鉋刀工廠。(註六)

日治時期成立的第五家鉋刀生產廠為「日興」(註七)。

「日興」成立時期接近日治時期末,由三位合夥人合資成立。「日興」戰前時期與戰後的支系發展不同,發展故事也充滿迂迴曲折。不過,「日興」體系是日治時期鉋刀產業發展以來,嫡系徒子徒孫最為龐大的一派系。

日治時期的創始人為許方、許克、鄭平,彼此為堂、表兄弟(註八)。許方,是鹿港知名家具品牌「吳隨意」的家具木工師傅。許方對許多事物的領悟力高,聰明又巧手,同儕都稱他為「博阿」(光聽這綽號,就感覺很聰明^_^)。經他整理的鉋刀,特別順暢好用;製作的鉋刀手法精密好用,同門師兄弟都會請他幫忙製作鉋刀。

許克,原本學習的技術是雕刻;鄭平,是一般農戶,堂、表親大家族都住在同一村落(福興許厝埔),彼此照應。在那個年代,生活困頓,習得一技之長,才能生存。當鉋刀專業生產逐漸風行,而且鉋刀製作的工資比家具木工製作高出時,以許方為首,提攜家族中的堂兄弟許克以及表兄弟鄭平,指導他們鉋刀製作技術,之後一起成立「日興」鉋刀工廠(肥水不落外人田嘛~~ )。(註九)

這段時間,木工匠師在能購得木工工具的情況下,逐漸採取購買木作手工具的方式,因此鉋刀在日治時期自木工行業分離。專業製造鉋刀工具的產業在此時期開始,木工生態也因此改變,開闢出另一新興產業—鉋刀製造業。原本要成為木工匠師必須學會製作工具的技能,在工廠量產製造供應下,木工學徒不再學習製作木作手工具,後期木工師傅逐漸失去製作鉋刀的技能。

鉋刀的造型,並非像現在的外型。古師回憶,剛開始製作的鉋刀,是刀刃鋼面朝下鋼背朝上,沒有壓鐵,而是用一塊木楔壓住刀刃。

中國式的鉋刀,使用木楔壓住鉋刀刀刃。(黃彥霖提供)


台灣早期,鉋刀刀刃採鋼面朝下的安裝工法。

日治時期,日人帶來日式鉋刀,刀刃鋼面朝上,刀刃上方加裝壓鐵,刨削木頭的修光效果優質。後來製作的鉋刀,以日式工法為主。


日治時期,改為鋼面朝上,鋼背朝下的工法,並增加壓鐵。

在沒有機械設備的年代,木工必須完全倚靠刀、鑿、鋸、斧以及鉋刀的搭配,鉋刀是木工細部工法不可少的工具。鉋刀工廠的設立,改變木工生態,不只專業供應鉋刀工具,鉋刀功能、類型也不斷提升,開發出節省工時又可達到良好刨削效果的工具。

原本大小不同規格的內鉋鉋、外圓鉋、平高鉋,就可變化出外凸、內凹以及角線的花式線條,鉋刀工廠開發設計出不同的花式線鉋,只要一把線鉋,即可刨出花式線條,如「和司角線」。


左起:內圓鉋、外圓鉋、平高鉋。以前只要這三款鉋刀,就可以變化出不同花式線條。


由內圓、外圓及製作角線的槽鉋,刨製出的木作線條。


和司角線操作效果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「和司角線」 一次可以刨出三款鉋刀的效果。


日本木工匠師到台灣建蓋日式房屋,帶來日式建築工法,也帶來日式大工道具。鉋刀工廠會仿日式鉋刀製作,供應木工師傅購買。有些鉋刀工法複雜,製工、工時繁複,鉋刀售價相對較高。鉋刀工廠內部有開發人員(通常是老闆或自己養成的師傅),會自行設計或改良鉋刀製作工法,製作出功能相同但工法簡單的鉋刀,以降低售價,減低木工師傅的經濟負擔,另方面提升自己工具商品的銷售率。


刈邊(剮邊鉋),功能:修光溝槽壁。

這把修溝槽壁的「刈邊(剮邊鉋)」,和日本的「比布倉鉋」或稱「脇取鉋」的功能一樣。仔細觀察外觀,以及刀刃及鉋台工法,「刈邊」的工法簡易多了。


日式刈邊,日稱「比布倉鉋」或「脇取鉋」,功能:修光溝槽壁。

日治時期末,二次世界大戰(太平洋戰爭)爆發,日軍佔領東南亞諸國,當時為日本殖民地的臺灣,成為日軍前往東南亞的中繼站,居物資整補地位。除了民生物資供給外,用於建造建築的鉋刀工具,也成為當時供應日軍重要物資。

       戰爭期間,物資匱乏,尤其是鋼鐵類物資,為了方便管理,日人將打鐵業及鉋刀產業集中管理在辜家倉庫集中管理(註十)。除了打鐵及鉋刀集中生產外,也將這類專業師傅派往東南亞前線,在當地生產製作鉋刀。

      當時「協德」不願意配合,遂被逐出鹿港地區,工廠遷往彰化地區另起爐灶。「協德」少東於戰爭期間死亡,之後「協德」便淡出鉋刀產業。

       鉋刀製作技術,在當時是工業機密,廠方擔心將鉋刀製作技術傳授給非自己的親友,有可能日後另闢爐灶,成為自己的商業對手。所以鉋刀製作工法只傳內不傳外,進入鉋刀產業之初,必須簽契約書,契約內容規定不許將這項技術傳授他人。這樣的規矩,一直到戰爭結束後,復建工程逐漸完成,百姓生活漸漸步入正軌,鉋刀供應量也達到飽和,漸漸才打破這項傳統。

       鉋刀產業的發展,為木工工藝帶來工具供應的便利性,相對為台灣木工工藝注入一股助力。

鉋刀產業在日治時期至臺灣光復年間尚無任何匠派系譜,唯有以工廠作為鉋刀品牌區隔,當時的鉋刀工廠為「協德」、「清記」、「啟記」、「慶益」、「日興」。戰爭結束後,「啟記」、「慶益」、「日興」再次投入鉋刀生產行列,「協德」、「清記」則已退出鉋刀生產市場(註十一)。之後「工和」、「和源」、「功元」加入鉋刀生產行列,供應全臺灣的鉋刀需求。

       鉋刀製作需具備的成本並不高,只要有木料,有生產的刀具或其他工具(如鎚、鋸),加上一張馬椅(作椅),就可以在自家生產製作供貨。上述所提供的工廠名稱,是檯面上製作鉋刀規模比較大的工廠。還有一些小型工廠沒有立案,或是在家中闢出一角落,做代工方式的鉋刀師傅,則沒有在名單之列。

註一    鹿港北頭包括船仔頭、後寮仔、郭厝、東石與新宮口、宮後一帶,即今玉順里、郭厝里、東石里、順興四里,俗稱鹿港的東北四里。 

註二    依「古師」口述,「協德」成立鉋刀工廠時間約在日治時期初期。並非一開始就成立工廠部門,而是先以「挑貨郎」的方式,將各式五金工具挑出外賣。後來需求者眾,才成立門市部,當時「協德」的店面位於鹿港第一市場入口處,約現今「朝和餅舖」的隔幾家店面。金物店,即現代的五金工具店,當時銷售木工會使用到的鋸子或刀具之類。

註三   在鹿港鉋刀史的追朔過程,仍在職的或已退休的鉋刀師傅,對「清記」都無深刻印象,而且「清記」在太平洋戰爭後,就沒有繼續營業。所以「清記」的資料僅由「古師」口述提供,以及日治時期的執業登記資料。

註四   「古師」回憶,在十八、九歲進入「協德」工作時(西元1936年,民國25年),工廠內師傅已經有十幾名,可見已有相當規模。

註五   「啟記」剛開始賃屋而居,並且四處遷徙。戰爭結束後,才在現址(彰化銀行正對面)購買屬於自己的店鋪。

註六   明清時期,鹿港媽祖廟一帶是港口,以媽祖廟位置的五福街(現中山路)為頭,阿振肉包那一帶為街尾。「慶益」當時應該在中山路與三民路附近租屋設廠,後來才搬到衫行街內,在「四知堂」正對面設址。

註七   「古師」回憶,「日興」當時位於板店街李府王爺廟旁邊。

註八   許方與許克的父親是兄弟,許方、許克的父親與鄭平的母親為兄弟姊妹,當時都居住在許厝埔。在貧困的年代,兄弟之間互相扶持與幫助,改善彼此間的生活環境。

註九   日興體系的發展,因為都是同一血脈,造就日後「日興」鉋刀體系在臺灣各地開枝散葉,分佈最廣也最龐大,算是最團結的宗親事業。目前鹿港地區仍在經營的鉋刀廠—建成、川井方(福興)、勝裕,都是屬於「日興」體系。

註十   當時為日本殖民地的臺灣,所有物資管理都需配合政策。日本官員以及鹿港地方仕紳運用強勢,將鉋刀製作業以及打鐵業強制統治組合,連帶鉋刀、刀刃的銷售金額,鉋刀製作工資...等,都需配合政策,制定了統一售價(時值西元1944年)。此統一售價政策,到戰後年代繼續沿用。至今,鹿港地區的鉋刀製造業,同業間依然沿用統一牌價制度。但鹿港地區以外五金工具店,不受統一牌價約束。

註十一  協德在戰爭結束之後,搬回鹿港,在現在中山路85C咖啡隔兩家的店舖,一樣經營五金工具生意,但是沒有繼續鉋刀製作,所以戰後年代才投入鉋刀製作生產行列的鉋刀師傅,對「協德」印象不多。「清記」在這次的鉋刀史追查過程,完全沒有其後代訊息,所以訪查不到關於「清記」的詳細資訊,只有「古師」的片段記憶做記錄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在追朔鉋刀歷史的過程中,最早訪談的對象都是戰後年代才從事鉋刀學習製作,對於日治時期鉋刀產業的發展,普遍印象不深。之前,鉋刀歷史的追朔,一直僅止於鹿港司瑞華師傅的口述。瑞華師傅出生於日治時期末期,其學習鉋刀的時期已是戰後年代,所以對鹿港第一家鉋刀工廠的印象並不深刻。

透過鹿港建成二代許老闆牽線,訪談到曾在鹿港第一家鉋刀工廠,「協德工場」工作的「古師」(生於西元1918年);透過建成許老闆引見,認識「日興」體系工作的阿斌師傅(生於西元1928年),有「古師」加上「阿斌」師傅對鹿港日治時期的口述歷史,讓日治時期前半段的鉋刀產業發展,更加完整。

「古師」於2016年4月往生,「阿斌」師傅也在2016年5月相繼離世,感謝「古師」與「阿斌」師傅為臺灣鉋刀的付出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這份臺灣鉋刀發展史,增加黃彥霖六年來,全省跑透透,契而不捨的追蹤鉋刀產業二代、三代的後續發展,還原當年鉋刀發展過程。

在看完彥霖訪談從鹿港遷往台灣北、中、南、東各地的鉋刀師傅,看著訪談的內容,娓娓敘述著當年父執輩當年奮鬥的過程,心中一陣心酸。當年生活困苦,為了養家活口,也為了生計,再辛苦也要咬緊牙根撐下去的。在那個沒有機械輔助年代,從木頭裁切開始,用手工鋸慢慢一塊一塊切斷,然後使用鉋刀慢慢將木頭刨削至四面「曲角」的粗胚。接著拿著大鎚和鑿刀,在又硬又韌的校欑木中間鑿膛口…….

而後又歷經戰亂年代,生活中充滿坎坷與無奈,在亂世之中,前輩們一路披荊斬棘,在逆境中求生存。因為有前人種樹,後生晚輩才能享受成果。

感謝曾經為台灣這片土地付出的~所有人.......


聽說...會做鉋刀的都賺翻了~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