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圖片

日治時期鉋刀產業發展

誰開創台灣鉋產業之路? 

  •  

日治時期鉋刀產業發展

鹿港第一家鉋刀工廠~協德金物店,創始人許水旺,鹿港北頭人 3),漁家子弟。

有一年,許水旺在海邊捕獲大量紅蟳,賣掉後獲得一筆可觀的金錢…。討海的日子必須碰運氣,而且必須與海搏鬥,有了這一大筆錢,許水旺想扭轉自己的人生。於是拿這筆錢成立「協德金物店」,經營五金生意。 4)

在「協德金物店」供應日式鉋刀以前,木工師傅自製的鉋刀,都依中國鉋刀式樣製作,刀刃鋼面朝下,使用木片壓緊刀刃避免鬆脫 5),這樣的工法,刨削木材光面效果不好。「協德」一開始便以仿日式鉋刀為主生產樣式,刀刃鋼面朝上,刀刃上方安裝壓鐵,不僅可以刨出木料光面效果,而且可以克逆紋。那個時期,臺灣鉋刀形式逐漸改變為日式工法,將刀刃鋼面朝上,刀刃上方安裝壓鐵。

原本供應「協德」刀具的「清記」鐵工場,因故與「協德」之間發生嫌隙,之後中止供應刀具給「協德」。後來「清記」也聘請製作家具的師傅生產鉋刀,與「協德」分庭抗衡,是鹿港第二家專業供應鉋刀的工廠。

「清記」位於車圍,在鹿港第一市場後面,鹿港第一公校前(現今鹿港國小)。有清記木工部、鐵工部、金物部等工廠及門市部門。6)

 老闆:李清,人稱李仔清,和

「協德」老闆一樣,不具備製作鉋刀技術。

家族中的堂兄弟許克以及表兄弟鄭平,指導他們鉋刀製作技術,之後一起成立「日興」鉋刀工廠。 11)

由於成立鉋刀工廠門檻低,只要擁有鉋刀製作技術,加上有製作鉋刀的鋸、鑿、鉋、鎚等工具,就能自立門戶成立小型鉋刀工作室。為避免新的競爭對手出現,日後另闢爐灶,成為自己的商業對手,所以鉋刀製作工法只傳內不傳外,進入鉋刀產業之初,必須簽訂契約書,契約內容規定不許將這項技術傳授他人。

日治時期末,二次世界大戰(太平洋戰爭)爆發,日軍佔領東南亞諸國,當時為日本殖民地的臺灣,成為日軍前往東南亞的中繼站,居物資整補地位。除了民生物資供給外,用於建造建築的鉋刀工具,也成為當時供應日軍重要物資。

戰爭期間,物資匱乏,日方為了掌控物資(鐵材),強力介入統治管理,西元1944年,將打鐵業及鉋刀產業集中在辜家倉庫,生產刀具及刨具。並且統一刀具及刨具的市場價格  12)。除了打鐵及鉋刀集中生產外,也將這類專業師傅派往東南亞前線,在當地生產製作鉋刀。當時「協德」不願意配合,遂被逐出鹿港地區,工廠遷往彰化地區另起爐灶。「協德」少東於戰爭期間死亡,之後「協德」便淡出鉋刀產業。

從日治時期至臺灣光復年間尚無任何匠派系譜,唯有以工廠作為鉋刀品牌區隔,日治時期的鉋刀工廠有「協德」、「清記」、「啟記」、「慶益」、「日興」。

日治時期末,小小的鹿港地區,檯面上鉋刀工廠有五家,檯面下以個人工作室進行製作則沒有統計數字。鉋刀產業從萌芽到日治時期結束,歷經數十年之久,培育許多專業製鉋匠師。然而僧多粥少,鉋刀製作技術人員逐漸飽和,有些鉋刀師傅在日治時期末期,便開始往鹿港地區以外的地方探路,謀求生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