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治时期刨刀产业发展
谁开创台湾刨产业之路?
鹿港第一家刨刀工厂成立
许水旺,鹿港北头人(注一),渔家子弟。有一年,许水旺在海边捕获大量红𫊻,卖掉后获得一笔可观的金额。
讨海的日子必须碰运气,而且必须与海搏斗,有了这一大笔钱,许水旺想扭转自己的人生。于是拿这笔钱成立「协德金物店」,经营五金生意。 (注二)
初期,以销售五金为主,也引进少量日式刨刀销售。但是昂贵的日式刨刀,并不是每个木工师傅都能买得起。后来,许水旺请制作刨刀技艺精湛的家具木工师傅—「狗屎杰」,制作「线刨刀」。线刨刀推出后,广获好评,需求者众。
此时期约日治时期初期,时值欧洲第二次工业革命,工厂量产概念传入,于是许水旺成立「协德工场」,开始量产刨刀。刀刃则委托「清记」铁工部打造需求式样,这个时期开始有五金工具店家供应本土刨刀制品。
以前木工师傅自制刨刀,刀刃依中国刨刀式样制作,钢面朝下,使用木片压紧刀刃避免松脱,这样的工法,刨削木材光面效果不好。 「协德」一开始便以仿日式刨刀为主生产样式,刀刃钢面朝上,上面使用压铁压紧刀刃,不仅可以刨出木料光面效果,而且可以克逆纹。那个时期,台湾刨刀形式逐渐改变为日式工法,将刀刃钢面朝上,刀刃上方安装压铁。
小松丰 鹿港街图,西元1930年(由黄彦霖提供) 鹿港街_大日本职业别明细图 小松丰 西元1930年(由黄彦霖提供)
当时,「协德」刨刀刀刃是由「清记」铁工部打造供应,后来「清记」与「协德」老板产生嫌隙,之后「清记」跟进,自行生产刨刀工具,与「协德」分庭抗衡(注三)。
「清记」老板:李清,是鹿港第二家专业供应刨刀的工厂,和「协德」老板一样不会制作刨刀,也是聘请制作家具的师傅专门制作生产刨刀。
小松丰 鹿港街图,西元1930年(由黄彦霖提供) 大日本职业别明细图 小松丰 西元1930年(由黄彦霖提供)
红框:协德商店、协德工厂
黄框:鹿港第一市场
绿框:清记金物部、清记铁工部、清记木工部
由上述资料判断,「协德」和「清记」在西元1930年(民国19年)以前,已经设立工厂。(注四)
第三家刨刀工厂为「启记」,创始人陈杏仁,番婆庄人,师承「协德」。陈杏仁因体型宽胖,业界都称他为「大箍启」。
陈杏仁刚开始学习家具木工,后来经由亲戚安排进入「协德」学习刨刀制作。 「出司」几年后,先赁屋在住处生产制作刨刀(并未成立工厂或店铺),然后用扁担挑出,在鹿港各地招揽生意贩卖,一直到生意稳定才设立工厂,聘请师傅并收授学徒。 (注五)
在那个年代,为了生计,年轻人都希望能拥有一技之长,进而开业营生创业,摆脱贫穷。和陈杏仁同时在「协德」工作的刨刀师傅—吴庆棋,继陈杏仁自行创业之后,也在街尾成立「庆益」刨刀工厂,成为鹿港第四家刨刀工厂。 (注六)
日治时期成立的第五家刨刀生产厂为「日兴」(注七)。
「日兴」成立时期接近日治时期末,由三位合伙人合资成立。 「日兴」战前时期与战后的支系发展不同,发展故事也充满迂回曲折。不过,「日兴」体系是日治时期刨刀产业发展以来,嫡系徒子徒孙最为庞大的一派系。
日治时期的创始人为许方、许克、郑平,彼此为堂、表兄弟(注八)。许方,是鹿港知名家具品牌「吴随意」的家具木工师傅。许方对许多事物的领悟力高,聪明又巧手,同侪都称他为「博阿」(光听这绰号,就感觉很聪明^_^)。经他整理的刨刀,特别顺畅好用;制作的刨刀手法精密好用,同门师兄弟都会请他帮忙制作刨刀。
许克,原本学习的技术是雕刻;郑平,是一般农户,堂、表亲大家族都住在同一村落(福兴许厝埔),彼此照应。在那个年代,生活困顿,习得一技之长,才能生存。当刨刀专业生产逐渐风行,而且刨刀制作的工资比家具木工制作高出时,以许方为首,提携家族中的堂兄弟许克以及表兄弟郑平,指导他们刨刀制作技术,之后一起成立「日兴」刨刀工厂(肥水不落外人田嘛~~ )。 (注九)
这段时间,木工匠师在能购得木工工具的情况下,逐渐采取购买木作手工具的方式,因此刨刀在日治时期自木工行业分离。专业制造刨刀工具的产业在此时期开始,木工生态也因此改变,开辟出另一新兴产业—刨刀制造业。原本要成为木工匠师必须学会制作工具的技能,在工厂量产制造供应下,木工学徒不再学习制作木作手工具,后期木工师傅逐渐失去制作刨刀的技能。
刨刀的造型,并非像现在的外型。古师回忆,刚开始制作的刨刀,是刀刃钢面朝下钢背朝上,没有压铁,而是用一块木楔压住刀刃。
中国式的铇刀,使用木楔压住铇刀刀刃。(黄彦霖提供)
台湾早期,刨刀刀刃采钢面朝下的安装工法。
日治时期,日人带来日式刨刀,刀刃钢面朝上,刀刃上方加装压铁,刨削木头的修光效果优质。后来制作的刨刀,以日式工法为主。
日治时期,改为钢面朝上,钢背朝下的工法,并增加压铁。
在没有机械设备的年代,木工必须完全倚靠刀、凿、锯、斧以及刨刀的搭配,刨刀是木工细部工法不可少的工具。刨刀工厂的设立,改变木工生态,不只专业供应刨刀工具,刨刀功能、类型也不断提升,开发出节省工时又可达到良好刨削效果的工具。
原本大小不同规格的内刨刨、外圆刨、平高刨,就可变化出外凸、内凹以及角线的花式线条,刨刀工厂开发设计出不同的花式线刨,只要一把线刨,即可刨出花式线条,如「和司角线」。
左起:内圆刨、外圆刨、平高刨。以前只要这三款刨刀,就可以变化出不同花式线条。
由内圆、外圆及制作角线的槽刨,刨制出的木作线条。
和司角线操作效果 「和司角线」 一次可以刨出三款刨刀的效果。
日本木工匠师到台湾建盖日式房屋,带来日式建筑工法,也带来日式大工道具。刨刀工厂会仿日式刨刀制作,供应木工师傅购买。有些刨刀工法复杂,制工、工时繁复,刨刀售价相对较高。刨刀工厂内部有开发人员(通常是老板或自己养成的师傅),会自行设计或改良刨刀制作工法,制作出功能相同但工法简单的刨刀,以降低售价,减低木工师傅的经济负担,另方面提升自己工具商品的销售率。
刈边(剐边刨),功能:修光沟槽壁。
这把修沟槽壁的「刈边(剐边刨)」,和日本的「比布仓刨」或称「胁取刨」的功能一样。仔细观察外观,以及刀刃及刨台工法,「刈边」的工法简易多了。
日式刈边,日称「比布仓刨」或「胁取刨」,功能:修光沟槽壁。
日治时期末,二次世界大战(太平洋战争)爆发,日军占领东南亚诸国,当时为日本殖民地的台湾,成为日军前往东南亚的中继站,居物资整补地位。除了民生物资供给外,用于建造建筑的刨刀工具,也成为当时供应日军重要物资。
战争期间,物资匮乏,尤其是钢铁类物资,为了方便管理,日人将打铁业及刨刀产业集中管理在辜家仓库集中管理(注十)。除了打铁及刨刀集中生产外,也将这类专业师傅派往东南亚前线,在当地生产制作刨刀。
当时「协德」不愿意配合,遂被逐出鹿港地区,工厂迁往彰化地区另起炉灶。 「协德」少东于战争期间死亡,之后「协德」便淡出刨刀产业。
刨刀制作技术,在当时是工业机密,厂方担心将刨刀制作技术传授给非自己的亲友,有可能日后另辟炉灶,成为自己的商业对手。所以刨刀制作工法只传内不传外,进入刨刀产业之初,必须签契约书,契约内容规定不许将这项技术传授他人。这样的规矩,一直到战争结束后,复建工程逐渐完成,百姓生活渐渐步入正轨,刨刀供应量也达到饱和,渐渐才打破这项传统。
刨刀产业的发展,为木工工艺带来工具供应的便利性,相对为台湾木工工艺注入一股助力。
刨刀产业在日治时期至台湾光复年间尚无任何匠派系谱,唯有以工厂作为刨刀品牌区隔,当时的刨刀工厂为「协德」、「清记」、「启记」、「庆益」、「日兴」。战争结束后,「启记」、「庆益」、「日兴」再次投入刨刀生产行列,「协德」、「清记」则已退出刨刀生产市场(注十一)。之后「工和」、「和源」、「功元」加入刨刀生产行列,供应全台湾的刨刀需求。
刨刀制作需具备的成本并不高,只要有木料,有生产的刀具或其他工具(如锤、锯),加上一张马椅(作椅),就可以在自家生产制作供货。上述所提供的工厂名称,是台面上制作刨刀规模比较大的工厂。还有一些小型工厂没有立案,或是在家中辟出一角落,做代工方式的刨刀师傅,则没有在名单之列。
注一 鹿港北头包括船仔头、后寮仔、郭厝、东石与新宫口、宫后一带,即今玉顺里、郭厝里、东石里、顺兴四里,俗称鹿港的东北四里。
注二 依「古师」口述,「协德」成立刨刀工厂时间约在日治时期初期。并非一开始就成立工厂部门,而是先以「挑货郎」的方式,将各式五金工具挑出外卖。后来需求者众,才成立门市部,当时「协德」的店面位于鹿港第一市场入口处,约现今「朝和饼铺」的隔几家店面。金物店,即现代的五金工具店,当时销售木工会使用到的锯子或刀具之类。
注三 在鹿港刨刀史的追朔过程,仍在职的或已退休的刨刀师傅,对「清记」都无深刻印象,而且「清记」在太平洋战争后,就没有继续营业。所以「清记」的资料仅由「古师」口述提供,以及日治时期的执业登记资料。
注四 「古师」回忆,在十八、九岁进入「协德」工作时(西元1936年,民国25年),工厂内师傅已经有十几名,可见已有相当规模。
注五 「启记」刚开始赁屋而居,并且四处迁徙。战争结束后,才在现址(彰化银行正对面)购买属于自己的店铺。
注六 明清时期,鹿港妈祖庙一带是港口,以妈祖庙位置的五福街(现中山路)为头,阿振肉包那一带为街尾。 「庆益」当时应该在中山路与三民路附近租屋设厂,后来才搬到衫行街内,在「四知堂」正对面设址。
注七 「古师」回忆,「日兴」当时位于板店街李府王爷庙旁边。
注八 许方与许克的父亲是兄弟,许方、许克的父亲与郑平的母亲为兄弟姊妹,当时都居住在许厝埔。在贫困的年代,兄弟之间互相扶持与帮助,改善彼此间的生活环境。
注九 日兴体系的发展,因为都是同一血脉,造就日后「日兴」刨刀体系在台湾各地开枝散叶,分布最广也最庞大,算是最团结的宗亲事业。目前鹿港地区仍在经营的刨刀厂—建成、川井方(福兴)、胜裕,都是属于「日兴」体系。
注十 当时为日本殖民地的台湾,所有物资管理都需配合政策。日本官员以及鹿港地方仕绅运用强势,将刨刀制作业以及打铁业强制统治组合,连带刨刀、刀刃的销售金额,刨刀制作工资...等,都需配合政策,制定了统一售价(时值西元1944年)。此统一售价政策,到战后年代继续沿用。至今,鹿港地区的刨刀制造业,同业间依然沿用统一牌价制度。但鹿港地区以外五金工具店,不受统一牌价约束。
注十一 协德在战争结束之后,搬回鹿港,在现在中山路85C咖啡隔两家的店铺,一样经营五金工具生意,但是没有继续刨刀制作,所以战后年代才投入刨刀制作生产行列的刨刀师傅,对「协德」印象不多。 「清记」在这次的刨刀史追查过程,完全没有其后代讯息,所以访查不到关于「清记」的详细资讯,只有「古师」的片段记忆做记录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在追朔刨刀历史的过程中,最早访谈的对象都是战后年代才从事刨刀学习制作,对于日治时期刨刀产业的发展,普遍印象不深。之前,刨刀历史的追朔,一直仅止于鹿港司瑞华师傅的口述。瑞华师傅出生于日治时期末期,其学习刨刀的时期已是战后年代,所以对鹿港第一家刨刀工厂的印象并不深刻。
透过鹿港建成二代许老板牵线,访谈到曾在鹿港第一家刨刀工厂,「协德工场」工作的「古师」(生于西元1918年);透过建成许老板引见,认识「日兴」体系工作的阿斌师傅(生于西元1928年),有「古师」加上「阿斌」师傅对鹿港日治时期的口述历史,让日治时期前半段的刨刀产业发展,更加完整。
「古师」于2016年4月往生,「阿斌」师傅也在2016年5月相继离世,感谢「古师」与「阿斌」师傅为台湾刨刀的付出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这份台湾刨刀发展史,增加黄彦霖六年来,全省跑透透,契而不舍的追踪刨刀产业二代、三代的后续发展,还原当年刨刀发展过程。
在看完彦霖访谈从鹿港迁往台湾北、中、南、东各地的刨刀师傅,看着访谈的内容,娓娓叙述着当年父执辈当年奋斗的过程,心中一阵心酸。当年生活困苦,为了养家活口,也为了生计,再辛苦也要咬紧牙根撑下去的。在那个没有机械辅助年代,从木头裁切开始,用手工锯慢慢一块一块切断,然后使用刨刀慢慢将木头刨削至四面「曲角」的粗胚。接着拿着大锤和凿刀,在又硬又韧的校𪴙木中间凿膛口…….
而后又历经战乱年代,生活中充满坎坷与无奈,在乱世之中,前辈们一路披荆斩棘,在逆境中求生存。因为有前人种树,后生晚辈才能享受成果。
感谢曾经为台湾这片土地付出的~所有人.......
听说...会做刨刀的都赚翻了~~~